那個2013年以一身Gareth Pugh的火紅戰袍驚艷首秀、去年穿著Chanel上閉幕式當頒獎嘉賓的李宇春,再一次,High翻了法國戛納電影節的紅毯。
兩天前,參加由法國《Vogue》前主編、時尚界權勢女王Carine Roitfeld一手策劃的amfAR慈善晚宴時,李宇春已有恃靚行兇般的上佳表現:選擇Atelier Versace2015春夏高級定制系列,一套白色套裝出奇制勝,貼身剪裁顯出不可思議的好身材,氣質上純凈親和,卻又佩戴著價值100萬歐元的Chaumet“Lumièresd'eau水之光” 鉑金鑲鉆項鏈。
連一向毒舌的時尚網站RCFA對此都有些不冷靜了,“我不知道她穿的是運動鞋還是高跟鞋,但不管怎樣她都毫無壓力地從頭發絲兒美到了腳趾頭”“我們也許不能在短期內看到這位亞洲的魅力之星穿裙裝禮服——但她既然能將套裝穿得這么好看,我們還能抱怨什么呢?”
法國當地時間5月22日晚,李宇春以歐萊雅代言人身份受邀出席電影《小王子》首映禮。走紅毯時,她秀出的是Jean Paul Gaultier2015春夏高級定制系列,不對稱燕尾服長外套搭配吊脖連身喇叭褲;單只長手套外佩戴Chaumet高級珠寶的鉆石手鐲,呼應另一側耳邊的同系列鉆石耳墜。
不知是不是因為戛納電影節的贊助商歐萊雅特別偏愛李宇春,法國人去年讓李宇春擔任閉幕式上的頒獎嘉賓,而今年,在李宇春出場前,有關方面特意清場2分鐘,保證她從頭到尾一個人走紅毯,在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記者前盡情展現其帶著戲劇張力的造型演繹。黑與白,優雅與帥氣,讓當地媒體又激動了;電影節還沒結束,已有時尚評論表示這一造型提前鎖定了今年戛納紅毯的五強。
然而對于熟悉李宇春或時尚界動態的人來說,這一切算不得什么意外。這兩年,這位曾經的“超女”冠軍儼然已是國際時尚圈的新寵;那些鼎鼎大名的頂級設計大師,一個個像愛慕者般圍繞在李宇春的周圍。
2014年5月24日,李宇春作為頒獎嘉賓現身第67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式頒獎典禮,為最佳短片獎頒獎,身穿CHANEL 高級定制透視羽毛衣。
2012年,Jean Paul Gaultier為她設計其巡回演唱會的全部戰服。2013年,西方時尚界殿堂級人物Franca Sozzani擔任主編的《Vogue Italia》1月刊給予了李宇春整整10頁的內頁專訪,而世界權威時尚媒體STYLE.COM詳細介紹了李宇春在戛納的紅毯首秀。一年后,李宇春在戛納走馬燈式地秀出八套造型,上身的均是Riccardo Tisci、Stephane Rolland、VERSAGE、Chanel、JeanPaul Gaultier這樣頂級品牌的高定。老佛爺Karl Lagerfeld為香奈兒攝影展《The Little Black Jacket》挑選新面孔,李宇春成為了入選的唯一一位亞洲女歌手。
出席老佛爺的攝影展
時尚界是怎樣的地方?純天然視覺系,苛刻的“外貌協會”,極端勢利的名利場。李宇春能在這樣的地方備受寵愛,甚至成為一種“集郵者”般的存在,首先靠的是老天爺賞的先天條件——文藝一點說是“膚白如雪、長身玉立”,簡單點說就是三個字:高、瘦、白。李宇春的外形條件究竟有多好、多“超模”,空說無益,且看前兩天amfAR慈善晚宴上歐萊雅“夢之隊”的一張合影——
這張合影中,有Lara Stone、Doutzen Kroes、Eva Longoria、Natasha Poly、Isabeli Fontana及巴黎歐萊雅全球總裁Cyril Chapuy。與其中幾位頂尖超模相比,李宇春不但在身高腿長上毫不輸陣,而且還白得耀眼,真是很給中國人長臉。
李宇春還不止是一個“衣架子”。多年來的舞蹈訓練和舞臺經驗,讓她在紅毯上有一種相當出眾的形體表現力與服裝駕馭力,時不時能給觀眾帶來一種“翩若驚鴻、婉若游龍”般的驚喜。這一點,在去年穿Stephane Rolland、今年穿Jean Paul Gaultier時特別明顯。
還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方臉。國內許多女明星如今紛紛追求“錐子臉”,為此甚至不惜磨腮整形,但其實,像李宇春這樣的方形臉可能更具“國際范兒”。許多歐美的時尚偶像(比如Keira Knightley、Claire Danes、Magdalena Frackowiak),以及中國走出的世界超模(比如杜鵑、何穗),都長了一張方臉;這種在許多中國人看來也許不夠溫柔婉約的臉型,其實在鏡頭前更有表現力和沖擊力,也更容易給人難忘的印象。
在出眾的“硬件”之外,李宇春還有“軟件”,那就是她獨特的、復雜的個人氣質。一方面,她多年來堅持著短發、褲裝的中性打扮;另一方面,又長了一副清秀溫婉的東方眉眼。這讓她身上奇特地糅合了陰與陽、力與美、先鋒與禁忌、開放與保守,而這些特質又與她低調內斂的言行、幽默睿智的談吐相得益彰。
于是,當中國的許多“直男癌”多年來以“不男不女”“男人婆”對其進行攻擊和詆毀時,李宇春身上的“大女人”特質,卻在許多西方人士眼中構成了某種“致命的誘惑”,是比豐乳肥臀、濃妝艷抹要迷人得多的“性感”。更無須贅述的是,中性的李宇春,還高度契合了當今歐美女權主義運動的主旨與訴求。
2014年5月24日,戛納,李宇春身穿StephaneRolland出席電影《錫爾斯瑪利亞》首映會。
當然,時尚圈最終還是功利的、逐利的、市場導向的;國際時尚大佬紛紛看中李宇春,除卻個人因素,究其根本,還是在于她身后巨大的中國市場。這不僅僅是因為李宇春有一大批堅定的、同時也有著強悍消費能力的“玉米”粉絲,還因為李宇春在當代中國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女明星中,是“中性”最佳、甚至是唯一的代言人。
中性服飾在整個女裝的世界中也許只占很小的一部分,但李宇春在這個領域無可爭鋒;也就是說,當國際時尚品牌在推廣“女人味”的服裝時,他們有著章子怡、周迅、范冰冰、湯唯、李冰冰、舒淇等眾多的選擇;但如果要力推“中性”“褲裝”,卻幾乎只能選擇李宇春。
這讓我們想到了W.錢·金(W. Chan Kim)和勒妮·莫博涅(Renée Mauborgne)所著的《藍海戰略》,“現存的市場由兩種海洋所組成:紅海和藍海。在紅海中,每個產業的界限和競爭規則為人們所知,隨著市場空間越來越擁擠,利潤和增長的前途也就越來越黯淡……與之相對的是,藍海代表著亟待開發的市場空間,代表著創造新需求,代表著高利潤增長的機會。”李宇春在國際時尚圈的受寵,也是一種“藍海效應”的典型體現吧。